关于杨子荣的故事 杨子荣怎么死的

  智取威虎山的上映,吸引了大批观众,也让更多的人想去了解关于杨子荣这位英雄的故事,去追溯真相。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杨子荣的剿匪传奇就被写在了小说《林海雪原》中,那时候便已经家喻户晓,当时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侦察英雄杨子荣装扮土匪去见座山雕那段黑话。相信现在更多的人想去了解杨子荣,了解杨英雄是怎样牺牲的?

  杨子荣是怎么死的?

  1947年2月,牡丹江地区大股土匪均被消灭,部分逃跑的残匪尚待肃清。2月22日牡丹江军区二团得到土匪郑三炮在闹枝沟一带活动的可靠情报,团里便决定由侦察排排长杨子荣带两个侦察班,一个机枪班以小分队形式,采取 “侦打结合”的办法歼灭他们。

  二团副政委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作者)认为这个宁死不投降的土匪郑三炮不容易对付,便向军区请示要求亲自参战指挥,随小分队和杨子荣一起进山。军区领导批准了曲波的请求,军区侦察科科长罗江为了学习杨子荣的侦察经验,还派了褚光彩等两个侦察员同行。

  曲波同杨子荣研究了作战方案,认为白天部队行动目标大,根据以往打土匪的作战经验,因白天小分队行动在明处、土匪在暗处,决定夜里打土匪相对比较理想和安全。

  小分队经夹皮沟赶到闹枝沟时已是晚上,落脚到一位打皮子(梳理皮毛)老人的窝棚休息。在烤火时,战士们都主动检查武器,做战斗前准备。因行军走得急,没有带擦枪油,打皮子老人提出用野猪油擦枪的建议。杨子荣根据情报和老人的指点判定了土匪大致活动方向和地点。

  第二天天刚放亮时,经过雪中急行军,小分队在一个山坡上根据脚印找到了土匪藏匿的马架子窝棚。这时,土匪郑三炮在窝棚里似乎听到点动静,便叫土匪马连德出外看看,看完后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就回窝棚去了。这时杨子荣紧跟土匪带头冲向窝棚,一脚将门踹开,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

  屋内传来土匪拉枪栓的声音,杨子荣立即扣动匣子枪扳机就打,可是没想到枪根本就没有打响,再打一枪也没有响,紧跟上去的孙大德的苏联转盘枪也没打响。前些年小分队战士魏成友在世时,我曾特意问过此事,魏老说:“擦过的枪都没有打响,没有擦过的枪都打响了,究竟是因为用野猪油擦枪的原因,还是其它枪械故障,这么长时间也无法考证,那时冬天都在零下四十多度。”

  窝棚内匪徒的枪响了,杨子荣胸部连中三枪,晃了晃就倒在门旁,血流满身,想要说话,没等说出来就停止了呼吸。曲波和战友赶上来看到杨子荣牺牲了,都十分悲痛,于此同时,所有的机枪、步枪一齐向窝棚内开火,孙大德爬上了窝棚顶,顺烟筒一起扔进了五个手榴弹,7名土匪,5死1伤1逃。

  这次战斗是牡丹江军区二团在海林的最后一次战斗,也是我军在牡丹江地区剿匪的最后一次战斗。

  这是杨子荣的资料照片。

  杨子荣是谁开枪打死的?

  开枪打死杨子荣的土匪叫孟同春,原名孟连振,1909年出生,黑龙江省宁安县人,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外号孟老三,家住距杨子荣牺牲地约20公里的羊脸沟屯(现在是海林市柴河镇阳光村)。1946年10月孟同春在新海县(现海林市)黑牛背的闹枝沟参加土匪。

  后来负伤逃到他那里准备养伤的土匪共6人,有“国民党滨绥图佳保安军第三旅”旅长李德林的卫队长丁焕章(曾当土匪营长)、供应部长刘维章(曾当土匪副营长)、惯匪郑三炮(曾当副连长)、程树林、牟成顺、伙夫马连德(都是土匪)。

  孟同春开枪打死杨子荣后,逃到牡丹江躲藏了一年后又回到老家,在海林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内,至今陈列着孟同春1969年3月19日在公安机关的口供:“这时,我看到屋外那个人手里枪没有打响,我就随手从怀里掏出枪扣动扳机,‘叭’的一声,门旁边人就倒下了。”